Document
检索banner
全部 题名 作者 关键字 摘要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生于公元前2315年,卒于公元前2199年。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大禹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禹死后安葬与浙江绍兴市南的会稽山上,现存禹庙,禹陵,禹祠。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都有来禹陵祭禹。

作者类型

任何
第一作者

0

其他

0

语种

任何
中文

32

类型

任何
期刊

26

报纸

6

更多

时间

任何
2016

1

2014

7

2012

4

2011

3

2010

4

2000-2009

8

1990-1999

3

1989以前

2

更多

收录

任何
中文核心期刊(北大)

6

更多

关键词

任何
大禹

10

会稽

6

浙江绍兴

5

公元前

3

审计工作

3

财政收入

3

茅山

2

会计

2

审计长

2

会稽山

2

会计人

2

中华民族

2

防风

2

公天下

2

稽山

2

公益事业

2

表彰会

1

理财方式

1

韩城市财政局

1

春秋时代

1

更多

学科

任何
经济

18

经济计划与管

16

财政、金融

2

历史、地理

2

中国史

1

传记

1

文学

1

中国文学

1

更多

基金

任何
更多

合作单位

任何
中国财税博物馆

2

湖北医药学院

2

本刊记者

1

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

1

更多

来源刊物

任何
中国总会计师

2

中国审计

2

会计之友(上旬刊)

1

新理财·政府理财

1

天津财会

1

西部财会

1

安徽水利财会

1

新理财(公司理财)

1

中华会计学习

1

财贸研究

1

啄木鸟

1

天下杂志

1

新华文摘

1

中国注册会计师

1

财会月刊:会计版

1

交通财会

1

财务与会计

1

财会月刊(会计版)

1

新理财(政府理财)

1

新会计

1

更多

合作者

任何
翁礼华

4

张连起

2

张学军

2

张建

2

于一贫

1

王丁南

1

于跃

1

刘善初

1

郭彩琴

1

李政

1

叶青

1

刘顺仁

1

陈余友

1

春阳

1

陈婷

1

李治邦

1

叶晓青

1

付芳

1

更多
检索结果: 返回 32 结果。
排序:
  • 作者: 郭彩琴
  • 出处: 理财 2016 第1期 P78
  • 关键词: 劳形 会稽 潜移 堵漏洞 审计事业 审计人 机关党组织 调查核实 三实 三严 
  • 摘要: 每天清晨从焦作市解放区审计局会议室传出朗朗的诵读声:“位不在高,有为则名;人不在多,业精则灵;斯是审计,利国为民;双肩担重任,两手堵漏洞;国法记心中,往来无私情;可以防微渐,保经济;无名利之扰心,无物权之劳形;古有大禹创会稽,而今审计写春秋;众人曰‘乐在其中’。”
  • 出处: 绍兴晚报 2014 第08版:财富周刊
  • 出处: 财会信报 2014 第A02:评论
  • 作者: 于跃 ( 《新理财》编辑部 )
  • 出处: 新理财(公司理财) 2014 第12期 P84-85
  • 关键词: 稽山 浙江绍兴 创新研讨会 事务所合伙人 文化节 曾志 财务工作者 文化促进会 政协委员 文化溯源 
  • 摘要: 11月7日,第七届会计文化节开幕。中国会计文化溯源及创新研讨会暨会计始祖大禹拜谒仪式在浙江绍兴会稽山举行。全国政协委员、瑞华会计事务所合伙人张连起,华夏文化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梁宝平,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潘晓江,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刘俊勇,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曾志勇,以及
  • 作者: 张学军 (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
  • 出处: 中国总会计师 2014 第10期
  • 摘要: “禹会诸候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日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司马迁《史记·夏本纪》).“会稽”即“会计稽核”之意,故南怀瑾大师说:“全世界的会计,是从大禹开始的.”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会计也随之繁荣与发展,会计工具由算盘变换成计算机;会计技术从符号标识与结绳记事演变到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方法由“单式
  • 作者: 张学军 (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
  • 出处: 中国总会计师 2014 第10期 P152
  • 摘要: '禹会诸候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司马迁《史记·夏本纪》)。'会稽'即'会计稽核'之意,故南怀瑾大师说:'全世界的会计,是从大禹开始的。'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会计也随之繁荣与发展,会计工具由算盘变换成计算机;会计技术从符号标识与结绳记事演变到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方法由'单式
  • 作者: 陈婷,叶晓青 ( 荔城区人民检察院 )
  • 出处: 科学导报 2014 第z1期
  • 摘要: 《尚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就是允执厥中的出处。意思是舜帝告诫大禹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允执”就是平心静气、静观执守,不离自性。“厥”字虚词,厥中就是其中。中是天性的所在地,精神的集中点,即祖
  • 作者: 张连起 ( 瑞华会计事务所 )
  • 出处: 新会计 2014 第8期 P81
  • 关键词: 会计审计 会稽 税赋 六君子 稽山 会计文化 夏本纪 浙江绍兴 公益事业 审计监督 
  • 摘要: 会计审计比其他行业古老得多,人类的发展,说到底还是与金钱有关。我们这些准备做或已经在做会计审计的人,须随时追溯中华文化和会计文明的根源。早在公元前2198年,即距今4200多年,大禹做了王。禹王最早为公益事业构建了国家税赋制度,有了税赋制度自然就有了会计审计工作。在浙江绍兴的会稽山(原来称茅山),大
  • 点击量:1

  • 作者: 张建
  • 出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2 第14版(财经)
  • 作者: 张建
  • 出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2 第014版:上市公司

       禹是 黄帝的玄孙、 颛顼的孙子 (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 )。 禹出生地有争议(一说在汶山石纽地区 ;一说在石坳 。母亲是有辛氏(今山东曹县)之女,名叫 女志,也叫 脩己 。禹幼年随父亲鲧东迁,来到中原。其父鲧被帝尧封于 崇 。帝尧时, 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帝尧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 。接着禹被任命为司空,继任治水之事 。禹治水三过家门 不入, 正是他劳心劳力治水的最好证明。


       禹立即与益和 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治水失败的原因。禹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 。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测量仪器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也不敢休息 。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经过13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因为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 大禹”,即“伟大的禹”。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皆了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  。帝夏禹王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央朝廷政教。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舜死后,禹避居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 。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改定历日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


       禹在位的第十年东行,到了会稽后去世( 竹书纪年载为四十五年 ), 皇甫谧认为禹享年一百岁左右 。禹去世后,其子 启继夏朝天子位 

       夏禹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历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洪水,发展国家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夏禹完成了国家的建立,用阶级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社会,推动了中国帝王历史沿革发展。


       孔子: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季札:“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


       司马迁:尧遭鸿水,黎人阻饥。禹勤沟洫,手足胼胝。言乘四载,动履四时。娶妻有日,过门不私。九土既理,玄圭锡兹。


      《太史公自序》:“维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际,德流苗裔。”

一、制定 “任土作贡”的赋税制度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我国进入了奴隶制社会,为维持公共机构的运转,产生了早期财政。据传,尧时洪水泛滥,派鲧治水九年未成,鲧之子禹继任此事后,经过十三年时间,逢山开路,顺水疏导,划定九州,制定“任土作贡”的赋税制度,即按照各州土地条件向王朝纳贡的制度。从此,田野山泽之利得到了开发,人民生活得到了安定,王朝统治的国用得到了保证。禹的“任土作贡”,对其后几千年封建王朝制定财政政策和赋税制度,具有深远的影响。为夏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奠定了基础。


       “任土作贡”,就是因地制宜,区别情况,分等定级向国家缴纳贡赋的办法。详细内容记述于《尚书·禹贡》,后人对《禹贡》篇有认为是西周时人对禹治水功迹的记录,有认为是战国时人的记录,考证不一。不论如何,可以从中看到奴隶制国家建立初期,统治阶级已认识到农业生产、水利治理和财政赋税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任土作贡”是有它的客观必然性的,而要提出“任上作贡”办法,又不是单凭权力所能作出的。因之,我们认为《禹贡》应是后人对夏禹治水理财的实践经验总结,是我国财政历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史料。全篇分四个部分。第—部分概述了夏禹治水的目的,中心就是“任土作贡”。第二部分主要叙述通过调查治理,确定了全国九州的疆界地域,并且分别九州,列举了山川河流、水土肥瘠和物产资源情况,提出不同的贡赋等级和向国家贡纳的物产,以及贡纳的途径。第三部分规定了“五服制度”,则将各地诸侯的土地按距离王城远近划分为“甸、侯、绥、要、荒”五服,距王城五百里以内的属于甸服,甸服以外五百里属于侯服,侯服以外五百里为绥服,以此类推,并分别距离远近按不同要求向奴隶主王朝提供实物劳役和军役。例如,甸服内距王城—百里的臣民将割下的庄稼上贡,距王城二百里的要把庄稼的秸秆割去后上贡,距王城三百里的要把庄稼去掉芒尖后上贡,距王城四百里的则要把粟上贡,距王城五百里的则要求上贡舂好的米。又如,甸服以外五百里的侯服,其间距百里者,人民要为国王服各种劳役,二百里者要服规定的劳役,三百里以外也有为国王服役的要求。总之,各地土地好坏,等次已经定下来,就按要求各尽其力,根据不同情况依法为国家贡纳财赋。王朝确立各州邦国,封给诸侯,赐以姓氏,共同遵守义务,遵从王朝的决定办事。第四部分总结了夏禹的业绩,宣布平水土、定贡赋已经成功。


       《禹贡》所记的“任土作贡”,说明夏禹是制定分等定级贡赋制度的创始者,反映了国家建立后,国家财政产生的必然性。并且通过分封土地给各地大小奴隶主(诸侯),规定了贡赋制度,实行了财政的统一管理。夏商周三代的财政大体是循着禹制定的五服制度逐渐发展的。《孟子·滕文公》篇所谓“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就是随着农业发展对实物征赋和劳役地租多寡作出的不断调整和变化。控制土地和劳动力,是几千年剥削阶级统治基础所赖以维持存在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历代财政史变革的一条主线。


       《禹贡》所记的“任土作贡”,尽管是后人的总结,不无增益之处,但它是针对当时社会经济中的主要矛盾,经过大禹治水而总结出来的,不是毫无根据,正因为它解决了当时水灾造成的社会经济问题,能够从发展农业生产,安定人民生括出发,从动乱中稳定下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使财政贡赋有了保障,符合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要求,而具有进步意义。这里启示了我们,任何社会的国家财政总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它的治理有无成就,问题在于是否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而其作用的发挥,关键又在于对社会经济的客观情况是否胸有全局,又随因势决策,就此而言,大禹的“任上作贡”为后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二、为会计工作做出开创性贡献
       有了税赋制度自然就有了会计审计工作。距今4200年前的一天,大禹称王后,在浙江绍兴的会稽山(原来称茅山),集合全国诸侯,召开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会计审计工作大会,考评九州诸侯的业绩,计功晋爵,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绩效考核,提拔干部。据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载:“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会稽的“会”,意指综合算之;稽,意指审计监督。禹王治理水利的同时,创立了会计审计制度。清代学者吴乘权的《纲鉴易知录》也记载了这一史实:“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两大文献及相关记载充分表明,“会稽山会计文明”作为会计审计萌芽是有根据的。一是这里面有会计人(大禹),二是有会计活动(庆功大会),三是有会计功能(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雏形),四是有绩效考核与奖惩的内容(或被封功,或被诛杀)。大禹最早为公益事业建立了国家税赋制度,有了税赋制度便开始有了会计、审计工作,即“会稽”工作。禹王开完这次“庆功会”后,功成身死。于是,被就地埋葬在茅山脚下。诸侯们集体研究,为纪念禹王以及他主持的最后一次会议,将茅山更名为会稽山,这一命名使中国会计审计有了4200多年的文明史。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