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曹游佳,李孝林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理工大学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 )
- 出处: 会计之友 2014 第7期 P124-127
- 关键词: 四介松都治簿法 银行簿记 比较研究
- 摘要: 大韩天一银行簿记体系运用四介松都治簿法的原理记账,其中最重要的周会计册具有“捧次给次一览表、本店损益计算书、株主利益配当金明细书、合并损益计算书、积立金明细书”的多项作用。与谢霖、孟森编著的《银行簿记学》介绍的近代日本银行簿记进行比较研究,可展现19世纪东亚的银行簿记。
- 作者: 曹游佳,李孝林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理工大学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 )
- 出处: 会计之友 2014 第7期 P124-127
- 关键词: 四介松都治簿法 银行簿记 比较研究
- 摘要: 大韩天一银行簿记体系运用四介松都治簿法的原理记账,其中最重要的周会计册具有'捧次给次一览表、本店损益计算书、株主利益配当金明细书、合并损益计算书、积立金明细书'的多项作用。与谢霖、孟森编著的《银行簿记学》介绍的近代日本银行簿记进行比较研究,可展现19世纪东亚的银行簿记。
- 作者: 李孝林,李歆 ( 重庆理工大学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 (400050) )
- 出处: 审计研究 2013 第2期 P22-26
-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基本动因 维护产权
- 摘要: 国家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流行“两权分离论”、“受托责任论”、“国家治理论”.“两权分离”是国家审计产生的条件,“受托责任”是国家审计的内容和对象,“国家治理”需要众多,不能说明国家治理需要审计的特殊性.纵观审计发展的历史,国家审计产生的基本动因是为了维护委托者和受托者双方的产权.维护产权动因论涵
-
被引量:9
- 作者: 李孝林,李歆 ( 重庆理工大学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 )
- 出处: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 第2期 P105-110
- 关键词: 审计史学 西周审计制度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审计起源 上计制度 简牍经济史
- 摘要: 我国审计产生时代有四种观点,流行西周说。当时审计制度已达相当高度,其前必然经历漫长的发展阶段。外国审计产生于奴隶社会早期,一般是监审合一,或称监督官。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的会计,进一步发展,为审计产生提供可能。我国夏代,'公家有三十年之积','贡赋备矣'。禹'三载考功',黄帝时期,已置
-
被引量:4
- 作者: 李孝林,李歆,李楠楠 ( 重庆理工大学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 )
- 出处: 会计之友 2013 第12期
-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理论框架 基本动因 基本职能 本质 基本目标 系统观
- 摘要: 国家审计产生于奴隶社会早期国家治理的需要,用以维护国家产权,在社会环境和基本动因的影响下,形成基本职能。基本职能体现本质,具体化为基本目标。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建设前后一贯的国家审计理论框架。
- 作者: 李孝林,杨兴龙,栗会明 ( 重庆理工大学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天健会计师事务所重庆分所 )
- 出处: 会计论坛 2013 第2期 P35-44
-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初步发展 敦煌文献
-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内部控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文依据敦煌寺院会计文书,重点从寺院组织、人员、财产管理、会计核算与分析、审计等方面考察,论证内部控制的发展,并对建设内部控制史学进行讨论。
- 作者: 杨兴龙,李孝林 (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重庆理工大学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 )
- 出处: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第2期
- 关键词: 古代社会 内部控制 控制方法 《周礼》
- 摘要: 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线索,探析《周礼》职官设计中所体现的内部控制方法,印证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我国古代社会就已经出现并广泛运用,并对其产生的必然性进行剖析。进而证明:中国古代曾经有过灿烂的内部控制文明,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丰富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并未过时;我国企业实施内控除了关注COSO报告
-
被引量:2
- 作者: 李孝林,曹游佳 ( 重庆理工大学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 )
- 出处: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第3期
- 关键词: 四介松都治簿法 公允价值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持有资产收益 综合收益
- 摘要: 传统观点认为最早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实践可以追溯到17世纪,公允价值、持有资产收益和综合收益观的实践产生于19 - 20世纪。通过对高丽四介松都治簿法的实践和发展过程的分析,证明在11 - 14世纪产生和发展的高丽四介松都治簿法已经有了上述各种概念和方法的实践。高丽四介松都治簿法开公允价值计量、成本
-
被引量:1
- 作者: 李孝林,李歆 ( 重庆理工大学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 )
- 出处: 第二届审计教授论坛 2012 第二届审计教授论坛论文集
- 会议录: 第二届审计教授论坛论文集
- 关键词: 审计 产生 奴隶社会早期 国家治理
- 摘要: 我国审计产生时代有四种观点,流行西周说。当时审计制度已达相当高度,其前必然经历漫长的发展阶段。外国审计产生于奴隶社会早期,一般是监审合一,或称监督官。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的会计,进一步发展,为审计产生提供可能。我国夏代,“公家有三十年之积”,“贡赋备矣”。禹“三载考功”,黄帝时期,已置
- 作者: 李孝林,李歆,李楠楠 ( 重庆理工大学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 )
- 出处: 第二届审计教授论坛 2012 第二届审计教授论坛论文集
- 会议录: 第二届审计教授论坛论文集
-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理论框架 基本动因 基本职能 本质 基本目标 系统观
- 摘要: 国家审计产生于奴隶社会早期国家治理的需要,用以维护国家产权。在社会环境和基本动因影响下,形成基本职能。基本职能体现本质,具体化为基本目标。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建设前后一贯的国家审计理论框架。
李孝林,1949年8月在华东大学皖北分校响应学校号召转学军大,1983 年在安徽财贸学院(现安徽财经大学)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 年调至重庆商学院(现重庆工商大学)任财会系副主任,1991 年受聘为教授,并于当年获得“全国自学成才优秀人物”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嘉许。1994 年离休后当即受聘为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理工大学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研究员。他先后获的解放勋章及重庆市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共和国创建者”和“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纪念章。在六十多年的财会研究、教学与实践工作中,李孝林教授先后二十余次被评为人民功臣和先进工作者。
李孝林教授在会计理论与会计史等领域潜心钻研和研究,在许多领域有重要建树,先后获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四十多项。他先后提出了“会计是以处理价值信息为基础的控制系统”的观点,从而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基础理论与实践。同时,在会计职能、会计属性、会计动因、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国特色的会计规范体系、复式记账理论、会计账户理论等诸多基础理论领域均有新论。
他倡议“建立比较会计史学”,三十余年集中研究中国、韩国、日本简牍中的会计史料,成为此领域的国内外第一人,发表系列学术论文一百多篇,出版系列比较会计著作,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等多个项目,其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在国内堪称一流,开创了会计研究的新领域。 首次提出我国早在汉代就创造了复式记账法,领先国外一千四百多年。 系统地论证了我国固有的四脚账、三脚账均是复式簿记的一种。这一学术新观点纠正了美国、日本等国学者认为中国只有单式簿记的错误观念。在晚年,还把主要研究精力放在了中韩会计史合作项目“四介松都治簿法”研究和内部控制史学研究上,引起了国际界的关注。美国“会计史学家协会”接纳他为会员,部分研究成果也被中国会计博物馆收藏。
李孝林教授治学严谨,对学生关怀备至、精心指导,在本科教育中首倡并实践会计教学科研化,获得了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重庆工商大学和重庆理工大学的教学实践中,指导在校本科生在《会计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一千九百余篇。
“名誉利禄向下比,知足常乐;事业学问向上比,永远向前。”这是李孝林教授的座右铭,也是他人生轨迹的注释。他辛勤耕耘,严谨治学,桃李满天下;对教学满腔热忱,对学生关怀备至,赢得了师生的爱戴和社会的尊敬。